曾被扫地出门的“雪”,怎么又活了过来?

费玉清演唱的招牌经典老歌一一《一剪梅》,沁透了多少人的心。这首歌的歌词说道: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它道尽了雪的内涵,以洁白纯净的气质,衬托出如寒梅傲立于茫茫天地之中,顶天立地坚强不屈的人格。 在汉字简化改革之初,“雪”字本来是被简化成“彐”的,也就是将上面的部首拿掉,只留下面的部分,即用“扫帚”的“帚”字上头的部首,但后来却停用了。 要知道,雪本身的部首是“雨”,带出雪是水的三态最佳的结合。气态的雪花可在空中轻柔飘荡,固态的雪块随手可抓,液态的雪水溶化时缓缓流动。这样,雪既有水气的清细,又有冰的影子,随风而动还带有水的动感。 想想,连小孩子都喜欢玩雪人,怎么舍得把雪人身上的雪给扫掉呢?可见,雪是有神奇人性的,雪花呈六角形,而数字6恰好是人的数字。 难怪“雪“字即使曾经被简化成了“彐“,但最后还是死里复活地恢复了它的原状。一度被扫地出门的“雪”,最后依然像寒梅一样傲立不倒。 也许上帝在欣赏自己的创造时,一定对雪有所偏爱。首先,雪花的形态不像雨滴那样简单,也不像冰雹那样粗犷。如果你看过显微镜下的雪,就一定知道,每一片雪花都不重复,各个都是经过精心雕琢的,既精致又独特,让人不得不赞叹造物主的奇妙。当亿万片雪花集合在一起时,又能赋予大地雄伟壮观之美,让北国风光引得”无数英雄尽折腰”。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什么还会背上“偏心”的黑锅?

(一)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被人称颂的英雄人物,他(她)们的传奇故事也一代又一代地相传下来,香火不断。 在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中,恐怕治水的大禹这名字,是最多的平民百姓耳熟能详的了。特别是,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壮举,更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如果我们从汉字的角度,来剖析一下“大禹”这个名字时,却意外地大吃一惊。所发现的点点滴滴,实在是叫人难以想得通。 先看“大禹”的“大”字。当然没话说,以他的伟大贡献和受人尊敬的崇高地位,这是十分相配的。但是看“禹”却不一样了。 “禹”字的本义是“虫”的意思;而且你想不到的是,根据《汉典大全》,这个字的部首竟然是从竖心旁而来的。 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大禹当成一条大虫去看待,而且他还是一个“偏心”的人——这就未免太离谱了吧,距离原来人们对大禹的美好印象,何止相差一万八千里!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看待大禹背“黑锅”这件事呢? (二) 如果我们翻开中国的古代历史来看一看的话,在大禹之前,是所谓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什么黄帝、炎帝、伏羲、尧、舜等等不少传说中的帝王,都是那个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然而,传说归传说,就连考古学家也难以确认这些传说人物的来龙去脉。 但是,到了大禹就不一样了。中国历史开始记载了大禹在位的具体时间。此后,大禹正式把他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

“悲”从何来?“闷”又是怎么一回事?

(一) 在汉字之中,以“心”作为部首的字还真不少,统计一下,共有两千个字左右。 而这两千来个里面都有“心”的字,实际上又可分为两大类:约三分之一字中的心是正式的“心”。也就是说,在这些字中,“心”是一板一眼、丝毫不差、堂堂正正地居于每一个字的正方; 而在其它接近三分之二的字中,“心”却是以偏旁(忄)的形式出现,俗称“竖心旁”。 这就好比在过去的年代,有三妻四妾的男人,其身边的女人有“正室”和“偏房”之分。不必多言,你一下子就明白,作为正室的,其地位特别,肯定要比作偏房的来得高一些。 同理,在一个字中,如果其部首的“心”是以四平八稳的“正室”形式出现的,那理所当然,这个字所扮演的角色,比起带“偏房”之“心”的字,就重要得多了。从而,我们也就可以确定,在该字中,“心”所被重视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本文的主题了:“悲”从何来?“闷”又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我们来看看“悲”从何来。 (二) 照着上面入门介绍的铺垫,我们可以看到“悲”字的部首是出自“心”,而且这一个“心”字,是堂而皇之摆在“悲”字下方正中的位置。 但是,如果你去查看一下《汉典大全》的话,却惊奇地发现:“悲”的部首并非是“心”字,而是它的偏旁,也就是俗称的“竖心旁”(忄)——见下面从《汉典大全》上的截图: 你看,此“心(忄)”非那“心”。由此一来,就说明我们原来对“悲”的看法也必须有所调整了。

“全”,竟然是人经常会写错部首的一个字

(一) 看了这篇文章的题目,你会不会楞了一下:“全”?不错呀,这个字不就是应该这样写的吗,它错在哪里? 面对着这个用电脑打出来的“全”字,你的确很难找到它的毛病在哪里。 但要知道,“全”字的部首是出自“入”,而不是“人”。然而,今天的很多人都把“入”字写成了“人”字。 而从电脑打出来的“全”字,根本就无法看得出其上的部首,到底是“入”还是“人”。 如果你过去学过写毛笔字,或正在学习写毛笔字,就知道汉字的一点一画是很有讲究的,也就因此很容易一目了然地看到:“全”字一下手,其上左边的那一画,被右边的那一画盖住,成了个“入”字;反过来,若左边的那一画,位于右边那一画的上面,那就是个“人”字了。 你也许以为,既然连电脑打出来的“全”字,到底出自什么部首都无法被人认出来,那我们何必较真地去追究“全”字的部首,到底是不是写错了呢? 不! 话不能这么说。倘若你进一步接着看下去,就知道这其中所隐藏的奥秘大得很呢。尤其是对那些喜欢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更不能不明白“全”字的真正含义。 (二) 不难看出,在“全”这个字里,除了上面的部首之外,下面是个“王”字。 所谓的“王”者,从上到九五之尊的君王、皇族,到民间俗语中所说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之“寇”者,都离不开非要高人一等的成功味道。 由此而来,你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所谓的“全”,是与“王”的一种结合:如果你把“全”的部首当成“人”来理解,那就是人与王的一种结合了。

蝙蝠,怎么一下子成了大明星?其实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一) 当全世界的眼球,都被武汉的疫情所吸引的时候,到底谁是引起这场大祸的罪魁祸首呢? 从一开始的时候,有的人早就把之锁定了,即圈在一家贩卖山珍海味市场的各种飞禽走兽上,而其中罪大恶极的主角就是蝙蝠。 在视频、小说上的蝙蝠侠,我们见多了,不少小孩子甚至于喜欢到了忘寝废食的地步。但是,蝙蝠竟然会成为人口中的美食,对于许多人来说,恐怕是第一次听到的新闻了。 无论如何,现在蝙蝠确实成了热门的话题,不少人引经据典地以蝙蝠为线索大做文章,一下子让深居洞中的蝙蝠成了众所周知的大明星,以致让跟随在它后面的人源源不断。 所以,我们也就来凑一下热闹吧。笔者在本文中,打算从圣经和汉字的两个视角,客观地为大家剖析一下,这蝙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的门坎,为什么硬硬地要插上这么一脚。 (二) 蝙蝠这东西,长得就像个丑八怪,叫人一见就想作呕。撇开它丑陋的形状细节不说,我们仅提一下它的生世背景。 蝙蝠是来自老鼠的家族,在中国人的十二生肖之中,鼠排在第一位,相当于十二地支中“子”的位置。 在圣经中,时不时就会提到天使是神的“子”,而“子”又与“鼠”连在一起。由此一来,你就得明白这个基本点:天使有好有坏——好的天使就像乖孩子,插着两个翅膀飞来飞去,谁见谁爱;而坏的呢?即所谓的堕落天使,就用见不得天日的“鼠”来形容了。 再进一步来看,科学家发现,老鼠的基因是最接近于人类的,所以白老鼠才会成为实验室首选的宠物。也就是说,人与老鼠之所以在“血缘”的基因上靠得那么近,是因为其牵连到人类与天使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你以为大动干戈就是动武吗?错了,恰恰相反,不打才是“武”

(一) 武侠小说读多了,动武的战争片看多了,以致人一看到、听到、想到这一个“武”字,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把它与大动干戈连在一起。甚至有的人闭着眼睛,就可以自信地说:你看,“武”字里面不是有个“戈”字,那不就是指双方大动干戈地打起来了吗? 可是,你要知道,人常以为自己是凭眼睛看东西的,却不知道,实际上有时人却是靠着头脑看。一旦你的头脑先入为主,已经认定了某样东西是个什么样子,就不管事实的真相如何,都会熟视无睹地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武”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你仔细地看一下,“武”字的里面并不是个“戈”字,而是个“弋”。对了,它们看起来相似,两者间只有多一撇或少一撇的差别。但是,两个字的含义却相差一万八千里。 在进一步解释“戈”字和“弋”字的差异之前,笔者先要说明的是,“武”字的部首是来自“止”字,也就是说,整一个“武”字要告诉我们的内涵是,停止不打才是它的宗旨和目的——抓住了这一点,你才能惊叹把“武”字理解为大动干戈是何等的离谱。 (二) 下来,我们就看看“戈”字和“弋”字有什么不同。“戈”是指着兵器而言,打仗离不开武器,所以当然就和大动干戈连在一起了。然而“弋”字就完全不一样了。 “弋”(发音与“一”同音)本身是一个部首,这个字的本义是指用带绳子的短箭来射鸟。箭身之所以要系绳子,是为了让射箭手容易借此找到猎物。这里面隐藏着很深的含义,与基督教对上帝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 从“弋”这个部首而出的字,有三个大同小异的字,那就是“弌、弍、弎”,它们分别对应于“壹、贰、叁”三个字,对应的字在古时是相同的字。 “壹、贰、叁”同时与我们常用的数字“一、二、三”一一对应。

为什么极乐世界会跑到西方?那东方又算是什么?

(一) 哪怕是大字认不了几个的老一辈中国人,对《西游记》中的故事人物,没有一个是陌生的。从一本正经的唐三藏,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以及挺着一个大肚子的猪八戒,和那位一路风尘仆仆负责挑行李的沙和尚,都逐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取经人是从大唐东土出发,向着西方的方向而去的。尽管那个所谓叫“西方”的地方,今天的人都知道它本是在亚洲的印度,还是实际上属于“东方”的地盘,但因为那里是佛祖极乐世界的所在地,所以极乐世界就同西方紧紧地挂上了钩。《西游记》也就理所当然地与西方结下了不可磨灭的缘分。 无独有偶,在一般人的头脑里,都把所谓的天堂与极乐世界划上了等号。所以,西方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过去和现在都被有些人当作人间的天堂。由此而来,我们不禁要问:这“西方”到底有什么特别,以致值得人们如此的青睐呢? (二) 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而言,西方是属金的,而金生于土,也就是说,被埋藏于地下的金是具有贵重价值的,这是不必多讲许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人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金矿的。曾几何时,美国加州的淘金热,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前来碰运气。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淘挖到了黄金,那从其中得到的欢乐该多大。

牛顿的绝对、爱因斯坦的相对、量子派的反对

(一) 在人类的现代历史上,如果要对科学加以概括性归纳的话,大概可以用绝对论、相对论与反对论这三个词语,对应于三个不同且各具特色的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代表的领军人物。 第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应该算是大名鼎鼎的牛顿,他以几个著名的物理定律,率先在物理界奠定了领头地位。而且,自牛顿之后两百多年的期间,几乎没有谁会怀疑他所创建的经典物理学的正确性和权威性。那时的人,把牛顿当神看。这样,我们现在把绝对论套在牛顿的身上,并不为过。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国葬待遇的自然科学家。甚至于有人为牛顿写下了这样的一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规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牛顿的崇拜,已经达到了何等登峰造极的“绝对”地步。 在牛顿之前的欧洲长达约一千年的中世纪阶段,那时的一切都在天主教绝对的把持之中。当时的人还“绝对”地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直到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指出地球围绕着太阳转的另类证据,并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以至于跟随“日心说”的人,被当时的反对者活活地烧死。如此,才逐渐把原先人们的错误观念给改过来。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要打破人的偏见比崩解一个原子还难。” 曾几何时,因为一心一意跟随牛顿学说的人,患了“绝对论”的错误,以为牛顿的力学原理可以用来解决人间以至宇宙所有的问题。这样一来,后人在接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就无形中为自己增添了不少的阻力。 (二) 爱因斯坦创建了相对论。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相对论的真实含义并不简单,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士,单是想弄懂里面那些公式符号的意思,没有一个人不是一接触就头大的。那么,一般的人当怎样理解相对论,特别是对自己的人生历程,有着什么样的实际启示意义和使用价值呢? 也许,透过爱因斯坦自己说的一个幽默的比喻,我们就恍然大悟了。爱因斯坦曾说过:“把你的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像一小时。坐在一个漂亮姑娘的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 可能,我们把“滚热的炉子”换成在红灯区“拉客的妓女”,更容易让人体会到一个正人君子的“冷手”,必定一分钟也受不了妓女的热情之火那一尴尬状况。

从孔明的锦囊妙计,看“量子”为什么既烦人、又迷人?

(一) 在量子力学的理论中,有三大重要的原理,就是说量子力学的奥秘之处,在于它包含了“叠加态、测不准、待观察”这三个特性。最后一个原理,人们常把它与所谓的“量子纠缠”连在一起。 有关这些理论的科学解释,你可以在网上自己去查资料。本文只是从人文的角度,为你阐明一些与之有关的思路。 量子力学是站在当今人类历史最前沿的尖端科学,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由于它颠覆了人们在传统理念上的种种认知,所以甚至于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在面对量子纠缠的挑战时,还是过不了这一道让他的理性无法通过的坎——这就是“量子”烦人的地方。 然而,从悖论的观点来看,烦人之处也可能恰恰就是迷人的地方。 或许可以这么看,量子力学似乎不仅仅停留在科学的层面,而是已经超越了科学的范畴,不知不觉中与哲学和神学挂上了钩。其特性既玄又实,所以带给我们既烦人又迷人的印象,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不少的中国人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都不陌生。家喻户晓的诸葛亮有未卜先知之能,时不时会把一些所谓的“锦囊妙计”,交给一些外出打仗的将领,交待他们在紧急的关头才能打开,一看就知道下来该怎么办了。 照传统的观念,这锦囊里的妙计是诸葛亮早就白纸黑字写好的,没有什么值得怀疑之处。 但是,根据量子力学的观点,却不是这么看。它认为在诸葛亮的锦囊里,原先所装的那一张纸,50%可能写有字,50%可能什么都没写。但是,当外出的将领碰到急难之际,在动念之间拿出了锦囊里的纸,就发现纸上写有字,于是妙计一下子就显明在眼前了。 反过来说,你如果认定“锦囊”里的纸是一张空白的纸,那么照量子纠缠的说法,当你自己的意识认定不信的时候,远在战场之外的诸葛亮,就会让你接下来相应看到不信的结果——白纸一张而已,或发生类似只看到白纸,甚至连那张纸都丢了的事。 你大概听了会跳起来: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如果人不动念头,有50%的可能性,是原先在那锦囊里无非放了一张白纸而已。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互动联系,并不像一个锦囊秘笈那般简单易解。难怪,连像爱因斯坦那样高智商的人,都难以过这一关,才说出了那句听了叫人印象颇深的话:“我相信上帝不掷骰子。”但想不到,爱因斯坦的对手,量子力学的领军人物波尔却回怼了他一句:“不要教上帝怎么做。” 这就说明,量子纠缠的问题,的确是个令人既好奇、又好气的问题。它一下子就把人类多少年来,存留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东西给翻了个低朝天。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先知”这码事,而是当人在头脑中对某一件事开始注视的时候,“后知”的事实和情景才出现。因此,所谓“预定”的观念,就由此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 (二) 对于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看?爱因斯坦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也许,这正是一把开门的钥匙,告诉当前处在一个崭新时代门坎上的人类,怎么样去打开前面的门,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量入为出”是个成语,但从量子力学和汉字的角度去解读,意思却别具一格

(一) “量入为出”是许多人都听过的一句成语。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说一个人有多少的收入,就决定了其花费的数目不能超支。 在过去缺衣少食的年代,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克勤克俭不仅是人的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面对社会现实无法避免的必然出路。 从那一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一看到当今有的年轻人,习惯于“提前”消费,动不动就好像不要还钱似的,轻轻松松地靠刷卡过日子,不少人就直摇头。 但是,摇头归摇头,点头归点头,在摇头和点头两者之间,我们还可能有其它的一些想法吗? 这就是本文要谈到的主题了。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理解“量入为出”这句成语的含义。 实际上,量子力学的理论听起来似乎很“玄”,但归根结底,它无非要要告诉我们一件事,“意识形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人们对“意识形态”这几个字并不陌生,但却很少留意到,“意识”和“形态”是两码事。所谓的“意识”是指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属于心灵层次的领域;而“形态”指肉眼看得见的东西,属于物质层面的范围。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不能把“意识”和“形态”的顺序给弄反了。我们只能把“意识”放在“形态”的前面才顺而易解;若反过来把“形态”放在“意识”的前面,成了“形态意识”,谁知道你在讲什么? 可见,是看不见的意识在主宰看得见的形态,而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若非眼见为凭就不可信或信不来。 量子力学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意识和形态的顺序不能弄乱。哪怕冥冥之中,上天早已把“意识形态”的正确顺序明示给人,但人还是熟视无睹,不知这就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二) 好了,回过头来,我们就学习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想一想“量入为出”这句成语该怎么解读。 由于人的形态,或说人的行为动作,是由其意识所决定的。所以,当人活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人的意识停留在“糊口度日”里面,“量入为出”自然就被解读成必须兢兢业业地过日子;当然,在以往的时代也不乏一些有钱的财主,但若其意识决定要做个守财奴,一毛不拔就会成为这个人一生的形态。

www.childtheme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