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却不能不知道的圣经数字和数根

当人类跨进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实际上也就是进入了与数字打交道的时代。尽管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电脑0/1的数字系统是怎么运作的,但现在显现在人们面前的每一样东西,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跟电脑的数字系统连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当人类进入了数字时代的时候,上天必定会在数字的领域为人类揭开越来越多的奥秘,以便让科学家们能够快马加鞭地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此,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所谓数根的问题,以供有识之士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所谓的“数根”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一个词语,它和“树根”刚好是同音字。每一个数字的后面都有一个“根”,就像每一棵树都有根一样,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名叫“数根”。 然而,数根和树根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棵树的根各不相同,千千万万棵不同的树,就有千千万万种形状各异的树根。但是数根却不一样,纵然千千万万的数字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总共却只有9个数根。 数根是采用一种叫“三一归根法”的方式计算出来的。不管天下的数字有多少,照着这种方法所计算出来的数根,归纳起来总共就只有如下九个: 1, 371, 153, 370, 407, (133_55_250), (217_352_160), (1459_919), (244_136) 这九个数根,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每个数根只由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构成,被称为不变数根,如上列数根中不加括号的五个数字,都是不变数根。 第二类是每个数根包含了两个或三个数字,被称为循环数根,如上列数根中加括号的四个,都是循环数根。显而易见,循环数根的特点就是数根中的两个或三个数字,就像落在一个圈子里,走马灯式地不停变着走,永无止息。 下面,为你展示一下数根的运算过程: 由此,我们得到第一个不变的单元数根——1。 由此,我们得到第二个单元数根——371。 由此,我们得到第三个单元数根——153。 由此,我们得到第四个单元数根——370。 由此,我们得到第五个单元数根——407。 由此,我们得到第六个数根,也是第一个三元数根——(133_55_250)。 由此,我们得到第七个数根,也是第二个三元数根——(217_352_160)。 由此,我们得到第八个数根,也是第一个二元数根——(1459_919)。 由此,我们得到最后一个数根,就是第九个数根,同时它也是第二个二元数根——(244_136)。 如果你由136后面的数字作归根的起始点再继续演算下去,得到的不过是上面九个数根的其中任何一个,而不会再出现新的数根了。

地上的百合花,怎么会跑到天上去?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有否碰到过虽朴素平凡,又妙不可言的引导?这正是笔者下面要探讨的一件事。 在圣经的《马太福音》中,提到一件值得人深思的事,那就是当耶稣降生在犹太地的伯利恒之后,有几个博士特地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要拜见他。而且,圣经还特别提到,这几个博士之所以费尽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地赶到犹太地,是因为在东方看见了他的星。 后来,博士们原来在东方所看见的那颗星,又忽然出现在他们的前头,为他们引路,直引到小孩子所在的地方,然后这颗星就在其上停住了。于是,博士们惊喜异常地带着随身的礼物,进门拜见婴儿的耶稣。 这一个把几个东方博士带到耶稣面前的星,被相信圣经的人称为“伯利恒之星”。因为耶稣的出生地叫“伯利恒”,所以“伯利恒之星”听起来名正言顺,没有什么值得非议之处。 然而,就像三国中的诸葛亮喜欢观天象,常常把之与地上的事连起来考虑一样,如果说,这一颗所谓的“伯利恒之星”,在地上就有一个与此星所对应的代表,好像二人成为一体那样的“配偶”的话,那么,你知道这个“配偶”叫什么名字吗? 她就叫“百合花”。 没想到吧?说起百合花,即使你没有见过,也应该听说过,它就是“伯利恒之星”的别名。在植物的图谱上,你很容易找到此花的身影。如果你住在郊区或乡下,更是随眼可见其芳容。 大约在一百年前,英国有一位原来从事细菌免疫工作的传统西医,后来竟放弃西医,转去做自然疗法的研发工作。这位叫愛德華‧巴赫(Edward Bach, 1886–1936)的医生,用其后半生的时间,发现并研制了38种独具一格的植物花精,用以治疗各式各样的病症。这也就是目前不少的人已经听过或用过的“花精疗法”。 所谓花精疗法,可以说是一种走在时代前沿的自然疗法,它的理论源于巴赫医生对许多疾病的一个基本判定:这些疾病与人的精神意识状态息息相关,所以只要把人里面的心结给解开了,外面的症状也必定随之好转。 由于此一疗法确实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所以才能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延续至今,仍香火不灭。花精疗法的详情这里就不多讲了,有感兴趣的人,可自己到网上去查看相关的资料。 笔者之所以在此提到巴赫医生的花精,是因为在他的38种花精中,有一种就叫“伯利恒之星”,也就是百合花。在巴赫医生用以制作花精的几十种花中,百合花的确与众不同。而且,在他的所有处方中,也唯有用这一种花做的花精成品,不是用其原来的植物名称命名,而是与一个圣经上的名字——“伯利恒”挂上了钩。

小虎和超老师的故事 (2)——八戒十诫

点看第一篇:小虎和超老师的故事 (1)——您你之间 小虎是从美国来的小伙子,在中国边工作边学中文;超老师原本姓赵,但小虎因一直发不好“赵”的音,赵老师就在小虎的口中变成了超老师。 小虎不愧其名,学中文也颇有美国人独立主动的冲劲。除了跟超老师学之外,他还在自己的苹果手机上安装了《汉典大全》,算是为自己找了一个“半”机器人作老师。 这下可好,有了刨根问底的虎劲,再加上超老师和《汉典大全》的双重帮助,小虎如虎添翼,在中文字义的探索上突飞猛进,使得超老师都对他刮目相看。 小虎为了加强自己的汉语听力,去借了一套儿童动画版的《西游记》,在研究汉字之余,就放一下动画片。也许是《西游记》的情节和动画风格与美国的差别很大的缘故吧,小虎竟看得喜笑颜开,手舞足蹈。 不过,看着看着,小虎的超级联想能力开始爆棚了,很多的问题像蹦豆一样冒了出来。 比如,《西游记》原本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所谓的“去西天取经”有其生活的原形,但里面太多的东西是玄而又玄。什么人吃了唐僧的肉可长生不老啦;什么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会七十二变,能力无边啦;猪八戒更是逗,说他原是天界率领八万兵马的天蓬元帅,但因醉酒调戏嫦娥而被贬入人间,成了猪脸人身的怪物;还有那个老实巴交的沙和尚,说他原本也是天界的一名将军,但因不小心打破花瓶而被打到人间;还说什么白龙马原本不是马,但经过一番周折,竟甘心乐意地成了唐僧的坐骑。 常人都将《西游记》当作茶余饭后的娱乐看,但小虎则不然,他似乎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需要融合的召唤,因此对中国文化的任何方面都极其认真。 这不,当看到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的地方,小虎就再也坐不住了,偏要急不可耐地找超老师聊一聊。 老师,太奇妙了!小虎一见超老师,连打招呼的“您好”都忘了,直接发出惊叹。 什么事这么高兴啊?看把你给乐的,都忘乎所以了。超老师慢条斯理地问道。 老师,是这样。我越看《西游记》就越觉得与我们西方文化里的某些地方有太多相似性! 哦?超老师眉毛一挑地应答着。竟有这样的事?那你说说看。 老师,先不说唐僧、孙悟空、沙和尚和白龙马了,就说这位猪脸人身的八戒吧,将我过去研究圣经的很多心得都给带出来了,太奇妙了! 哦?那你就说说看,你在这个八戒人物的身上有什么新发现? 老师,新发现太多了,且听我一一道来。 超老师心里微微一笑:想不到这小虎的模仿力也惊人,俨然像从中国古书中穿越出来的人,连讲话都开始变味了。 老师,首先我发现,这个猪八戒是个“分蹄不倒嚼”的人! 什么?超老师怎么也想不到,小虎竟然这样描述这个在国人中妇孺皆知的猪八戒。小虎啊,你这话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什么八戒分蹄不倒嚼——这哪跟哪啊? 老师,是这样的。据我们西方所尊崇的《圣经》所描述,在以色列的先祖逃离埃及奴役的过程中,上帝为他们定下了一些关于食物洁净不洁净的诫命,即什么肉类可吃、什么肉类不可吃。简单说就是,如果动物或牲畜的蹄子是分成两半的话——比如说猪吧,你看它的四个蹄子的末端是不是分为两半?但那只是满足了可吃肉类的一半条件而已。 超老师听了先是一惊,最近因着冠状病毒疫情的缘故,正在琢磨为什么穿山甲、蝙蝠什么的,会成为病毒的宿主这个问题呢。想不到圣经里竟然有这样的一些诫命。他立刻问道:小虎啊,那你快说一下,那可吃肉类另一半的条件是什么呢? 小虎不紧不慢地说:另一半的条件是,提供肉类的动物或牲畜,必须同时又是倒嚼的?所谓的倒嚼…… 超老师很快打断小虎:啊,你这样说我就懂了。你说的倒嚼,不就是指动物的反刍嘛。 太对了!小虎又接过话头。就是说,那些所谓洁净可吃的牲畜,不单分蹄,而且还有好几个胃。比如说牛吧,除了分蹄外,竟然有四个胃。 小虎啊,确实如此,你看牛吃下去的草,在经过四个胃的消化后,就将草中的养分给消化彻底了,可以出肉产奶了。 没错,所以我说猪八戒是个分蹄不倒嚼的人,属于不洁净的活物。 嗯,小虎说得有道理,你看中国那些敬虔的古人,很注重修身养性。实际就是指,他们将敬天之道反复揣摩的意思,直到成为自己的血肉。所以,敬天但不修心的人,就是你说的“分蹄不倒嚼”的人。反过来,那些修心但不敬天、骄傲自大的人,就是“倒嚼不分蹄”的人了。 正是!小虎惊奇超老师的悟性,为自己有这样一位中文老师而感到庆幸。 小虎啊,那你还在八戒的身上看到什么呢? 老师,还看到很多,但重要的是从“戒”和“诫”这两个相似但又不同的中文字看出来的。 哦?有意思,那你就说说看。 老师,您看,八戒的“戒”字没有“言字旁”,而诫命的“诫”却多了那个“言字旁”,对不对? 很明显啊,好,老师很像听听你怎么解释这两个字的差别。 老师,我一看到诫命的“诫”,除了想到关于食物洁净不洁净的规定外,还自然想到了圣经上的“十诫”。 哦,圣经上有十诫?好,那我问问你,你知道八戒是哪八戒吗? 老师,我不知道什么八戒,但十诫是…… 小虎,等一下,所谓的八戒,就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哦?是这八戒啊。我在动画片里看到和尚的头上都有一些烙印,我还以为八戒就是指着那些烙印呢。但八戒总带个帽子,看不到啊。 嗯,那些烙印还不是八个呢。小虎啊,那你要说的十诫是指什么啊? Read more…

九九归一虎猴会,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原本出自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但因为过期了,我们就此话题,在这里展开一下。 先看“九九归一”这个人人皆知的成语的最简单层的含义。我们知道,在从1到9这九个自然数中,九是最后的一个,而一却是所有数字中开始的第一个。所谓的九九归一,是指万物之结局,旧的属九,新的归一,最后都回归到起初的源头之中。 从算术而言,九乘九得81,而此积数81又可进一步用拆分加合法算一下:8+1 = 9,你看,其结果还是9。 并且,任何一个数字,在乘以9之后,我们将所得到的积数逐一、逐层地相加,最后得到的答案一定还是9,肯定看不到其它数字的身影。 请看下面随意而出的一系列运算,你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1459919 x 9 = 13139271=> 1+3+1+3+9+2+7+1 = 27=> 2+7 = 9 而从9开始,向前再多走一步就是10了,相当于 9+1 = 10,而同样 1+0 = 1。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任何自然数只要乘以九,不管此数字有多长,哪怕是天文数字,也不管计算机要如此计算下去要多久,最后的一步必定还是9加上1,那么就会照样归一。 现在我们来看看“虎猴会”是什么意思。 我们看到“虎”在十二生肖中列在第三的位置上,而“猴”列在第九位,也就是倒数第三位,这样,处于反对称位置上的“虎”和“猴”会面,就带出头尾相连的意思。 另外,十二生肖中的“虎”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寅”,其谐音是“迎”;而与“猴”对应的地支是“申”,其谐音是“新”。合起来就是“迎新”的意思。 将上面的所有意思都合在一起看,“九九归一虎猴会”,就带出了周而复始的“更新”之年份或时代的意思。

用中文解析“世界”这个词语,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此文源自对出现在今日头条问答上的一个回应:谁发明了“世界”这个词语?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当看到,只要有人存在,那么这些先人,就自然会形成“世界”所要表达的这个概念,即时间和空间的总称。因为人一定是活在时间和空间之中,所以这个概念就会自然形成,无需特殊启示。 关于“世界”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们只要从中文的“世”和“界”这两个字的构成和渊源,再加上圣经对人类早期历史的描述和记载,就可看出端倪了。 先看“世”这个字。在东汉时代许慎所编撰的《说文解字》在“世”这个字的词条下是这样说的:“世,三十年为一世”。可见“世”是表征时间的一个字。看这个字的起初造形,也能看出三个“十”字: 再有,这个字的部首出自“一”,进一步印证了“世”是代表一段连续的时间观念。 再看“界”,《说文》对它的解释是:“界,竟也。竟俗本作境。”你看,原本带“土”字偏旁的“境”字,很明显告诉我们,“界”与在“土”上所界定的空间有关。而“界”的部首是“田”,更印证了其所代表的空间概念。 再从“界”这个字的字源演变看,就发现其无论怎样演变,都保留了“田”这个部首。而“田”这个字,很明显由“囗”和“十”构成。 由此我们从“世”和“界”这两个字的字形解析可看到,二者都含有“十”这个字,这是它们的共通性。 另外,从“界”的早期字形还可看到,它太像一个人站在河水之上,向着“田”下拜。 如果你还看不懂怎么回事,那么,圣经中《创世记》的第二章给我们提供了非常贴切的解释:“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这形象地告诉我们:“田”就像从伊甸园流出的四道河水,表明“界”的源头可追溯到起初的创世,即人被赶出伊甸园之前的境界。 《创世记》第三章更是在末了有这样的记载:“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自此,我们应该对“世界”这个词语的出处和缘起,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了吧? 至于“世界”这个词语所表达的“宇宙”的概念,实际也能在新约圣经中找到,本次就不谈了。

今天一早,就被我们家两只猫的其中一只,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后来因着他们的缘故,添了两只猫,一只是在孩子们的央求中从收养猫的地方领养的,叫 Mercy;一只是我们去农场时看到的小猫,跟着猫妈妈和其它的小猫们在玩耍,主人看见孩子们特别喜欢,就送了他们一只,孩子们给他起名叫 Eren。对,就是上面那只猫,现在已经两岁多了,以下的所有照片都是今天特别照的。 因为这只猫是我们从小开始养大的,与我们的关系自然好。比如说,大猫 Mercy 一般不喜欢人抱她,但 Eren 则不然,因为他是一直在孩子们的呵护下长大的,连我去抱他几分钟,也是毫无问题的,只要过一会儿你给他自由就好了。 自从休工伤在家之后,我与猫在一起的机会就多多了,对猫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到位,到了他们一来找我,我就几乎知道他们是要食物,还是要出去放风的地步,几乎一猜一个准。即使开始猜不准,我只需跟着他们的脚步走,走到房子北面开向外面的滑动门那里,就可以了。放猫食的碗在左边,而滑动门就在右边,一旦猫带路到那里,其意图就立刻清楚了。

从球星科比的曼巴精神我们能学到什么?

本文源自对今日头条上悟空问答的一个问题的回应:你对曼巴精神真的了解吗? 首先,需要给根本不看NBA球赛的人科普一下,曼巴精神源自非洲草原上体型最长、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Mamba蛇。其中黑曼巴蛇(Black Mamba)最具特色,很多时候它不需要出击,只要张开它近乎黑色的嘴巴,就可以轻松将可踩踏它的巨兽吓跑。不信你瞧瞧它这幅样子: 但愿你没被吓到。就是这样一种叫人望口丧胆的黑曼巴蛇,被NBA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选中,特别是在他坠机离世后,竟成了科比精神的代名词。为此,就如这个问题所说的,简单地对比黑曼巴蛇和黑人球星科比,你还只是从表层和浅层去领会曼巴精神,没有深入其骨髓。 不必看他之前的履历,也无需看他原来坚毅不拔的篮球生涯,只需从他的星运下滑开始看,我们就发现几乎是所有明星共通但又不同的轨迹:事业的巅峰将科比的人格缺陷显露无疑,2003的性侵案可算是科比星运下滑的起点,显明当时的科比不过是一只自私自利、只求自己成功并得荣耀的黑曼巴蛇而己。据说性侵案时没有一个队友出来力挺科比,就连他的教练杰克逊当时也扬言:“如果科比还留在湖人队,我就彻底退出。”   如此的众判亲离和群口指责,迫使这只科比黑曼巴开始了痛苦的内在蜕变。他默默无语,没有像常人那样换队逃避,而是将球衣的号码从8号换成了24号。他开始关心其他的队友,开始将自己的经验和球技,毫不保留地与他们分享,开始与其他队友打配合,也因此变得与队友更加默契谐和。只要有机会,他不再像原来那样自己包揽球场的所有投球,反而会努力辅助其他球员的有效进攻。当其他球员受伤时,他会勇敢地挺身而出,用自己出色的球技,全力为球队争取更大的胜利。他因祸得福,彻底地走出了自己,成了湖人队名副其实的灵魂人物,之后带领球队,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在这个蜕变中,不能不提一下他的家庭生活。繁忙的训练和比赛,不再影响他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他开始与定意要同他离婚的妻子瓦妮莎(Vanessa)相亲相爱,共同抚养四个女儿。为了赢得陪伴妻子和孩子的更多时间,他选择在早上四点就起来训练。以致瓦妮莎在科比的追思会上说:“在我眼里,他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什么篮球巨星,他只是我最可爱的丈夫,也是孩子们最好的父亲,他是我的一切,这份爱无以言表。” 退役后他与妻子创办了布莱恩特家庭基金会,帮助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建造住房、提供教育和就业机会。2008年汶川地震,科比直接捐献了500万美元,成为NBA史上最出色的慈善家之一。 由此可见,科比的“黑曼巴”精神,在乎他活出了一个华丽转身的别样人生。在看清了自己与他人一样自私自利、只求得荣的相同人性后,他经过了痛苦的内心蜕变,将黑曼巴吓唬并攻击敌人的劲头,反向对付了他自己。他逆着自己天然爱己的本性,活出了一个体谅别人、提携并激励他人的人生。他抓住了自己短暂的人生后一段,将隐匿在黑暗中的黑毒蛇,蜕变成洛杉矶四点升起的太阳。 什么是神迹?还有什么比从一条利己的毒蛇开始,最终蜕变成利他的一个普通人更神奇? 你也许不会像科比那样,成为既出名又富有的人,大多数人都不会,但如果你能看到自己本性里面的“黑曼巴”,支取上天原本就赐给你的意志力,将失败化作起点,将堕落化作觉醒,将羞耻化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荣耀,岂不是另一个神奇的佳话?

人类什么时候能实现永生?100年内能实现吗?

此文源自对今日头条上悟空问题上一个问题的回应:人类什么时候能实现永生?大家觉得100年内能实现吗? 这个问题原本是有望无解,但到了人类认知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回答这个问题了。 首先,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灵魂出窍(OBE)事例增多,叫我们不得不思考一连串的命题:人是有灵魂的,而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是人的本体,身体不过是灵魂的外衣而已。 在这样一个命题下谈永生,很明显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1)就着人的灵魂来说,永生已经实现,不用等什么100年,自从有人类而来,人的灵魂就根本没有死过。从这个角度来看,永生就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了。早在十八世纪,就出现了一位灵魂可随意离开自己身体的奇人,叫瑞登堡(Emanuel Swedenborg)。他被赋予这种能力时,已经57岁,是誉满欧洲的一位功成名就的博学之士。而且这不是一两次的特别经历而已,而是可随意如此达十几年之久。 他告诉我们:人的灵魂一旦离开了身体,就可以灵体的方式畅游灵界,知晓人间根本不可能的很多奥秘(详情见他的名著《天堂与地狱》)。根据他长达十几年的灵界见闻来看,所谓人所说的死,不过是指人肉体的死,灵魂却是不死的,将以一个内在的灵体形式复活在灵界,等候天使的审查,决定最后的结局: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2)就着人的身体从生长以致衰老,以及最后身体与灵魂分开后直至朽坏而言,死亡就一直困扰着所有人,除了在三天后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之外,几乎无人幸免。 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大多数人一看到这个问题而想到的,包括提出此问题的人。从目前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到来,延长人身体功能和寿数,甚至使得人的灵魂一直在地上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身体为依托,似乎并不是什么难的事了。 看过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生活在2050》电视片的人都记得,此片的中心点是探索人类根据近代基因工程的研究所发出的耸人听闻的预言:“如果继续基因的研究,理论上令人类的平均寿命达到1200岁并非难事”。 无独有偶,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先知以赛亚在预言耶路撒冷后来光景的时候发出如下同样令人惊异的预言:“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其中必没有数日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以赛亚65:19-20) 对于承认人有灵魂的人而言,又引出另外一个话题:人死后到底是上天堂和下地狱。对他们而言,所谓的得永生,就是指死后升入天堂成为天使的意思。换句话说,对升入天堂的人来说,就是得了永生了。 由此可见,永生是一个丰富的话题,只有深入展开才看得明白。

如何理解“一就是全,全就是一”这句话?

此文源自对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上一个问题的回应:一就是全,全就是一,大家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可以用平常生活中很多事物来说明,比如我们所熟悉的“种子”,虽然仅一粒而已,但其中却包含了生命体的所有元素,因此可以将其种在土壤理,使其内在生命全然彰显出来。虽然其外形与种子大相径庭,但生命的内质却是一样的。而且,从“一”粒起首,生出许多子粒来,带出代表生命丰富的“全”。 再比如,从中文的造字来看,“全”的部首出乎人的意料,出自“入”,而不是“人”。“全”的下面是个“王”字,而王中很明显有三个“一”被立起来的“一”即“竖横”连起来。从“一”代表起首的源头,而“全”中的“一而再、再而三”来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谦卑转身,浪子回头,就可以进入源头的“王者”之身,那么就可以返璞归真,弃繁从简,进入“一全”十美的佳境。 另外,几何学上的“分形”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一就是全,全就是一”。看看下面这个典型的分形图案,你就可以从中看出“细节构成全体,整体包含个体”的精髓了,不必多说了: 最后再看,地球是一个圆球,所有的人全在上面。而一个360度的圆圈若被切断展开,又可以回到“一”的状况。还有电脑的0/1系统,0代表全断,与代表全通的1,协调运作,无法分开。

国学中的道与西方的逻辑学,有何关联性?

此文源自对今日头条上一个问题的回应:国学中的道和西方的逻辑学在思维方面有什么关联性吗? 从终极的道理和源头这个角度看,国学中的道与西方的逻辑学,在思维方面有很大的关联。 首先,西方的逻辑学Logic的字根是Logos,在希腊文化中就是指向终极的道理和源头,因其不与世俗发生任何交集,就使得其理念超乎寻常,叫人虽可以揣摩,但又琢磨不透。就这一点上说,希腊文化中的道与国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有得一比。 再有,令人无法忽视的是,在西方的名著《圣经》中,有一本用希腊文写的书卷,将这超乎寻常、无法明说的道Logos,与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耶稣,竟然连在了一起,讲出了“道成肉身”的理念,颠覆了希腊哲学家思维中的道,将其赋予了人性和人格化的内涵。 无独有偶,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能找到国学中的道之人格化的内涵。比如,在《道德经》第四章有这样一句话:“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原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不知道他(道)是谁的儿子,有帝王气象,却在帝王之先。”­ 再有,道德经直接用“圣人”点出了道的人格化内涵,比如在《道德经》第七章有此话∶“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原文)。意思是说:“圣人把自身置于末后,却反而在众人之先;圣人将自身置之度外,反而置于死地而后生。” 由此可见,脱离了人和人的思维来谈经论道,难免让人感觉其玄而又玄、奥秘难测,但无形的道一旦与有形的人联合在一起,就有形有体、有情有理、深入人心了。

www.childtheme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