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于爱因斯坦那一道几乎家喻户晓的质能方程式E=mC²,我们可以从汉字和中国文化的角度加以解读,这可能是你从来没有想到的事,但是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我们无妨把 E=mC² 这道质能方程式中的 E 当作“能力”来理解;而 m 代表物质,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东西”。还有,C² 则代表观察、透视事物的敏锐眼光。如此一来,这三者就有了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下面,我们就从汉字的角度,来看看这一道 E=mC² 方程式中的三大要素——能量、质量和光,它们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在 E=mC² 这道质能转换方程式中,首先出现的是“能量”。汉字对此是如何作出解释的呢?根据《说文》所言,“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兽,它像熊,足似鹿。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双向的角度来看待“能”的问题:它的运作就像传说中的兽,没有人见过“能”的真面目;但它却真实地存在现代人的周围。一方面“能”像熊,慢吞吞地一步步地移动;另一方面却能像鹿那样飞快地奔跑。

换句话说,能量的释放可快可慢,可大可小,全看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质”和“光”的结合了。

至于“能量”的“量”,它是与量子力学中的“量”字彼此相连和互通的。有关怎么样从汉字的角度去解读这一个“量”字,说来话长,笔者留在后面再讲。这里,你只要记住能量的问题虽然出现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但却与量子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行了。

(二)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汉典》是如何对“质”字下定义的。

《说文》指出,“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它的意思是说,用钱去换东西叫赘,用东西去换钱叫质。更简单一点,你只要记住所谓的“质”,就是自己的手里有“钱”,随时都可以派上用场。

相对与质的“赘”,则是指自己的手里有东西,但在它转化为钱之前,有时可能一点价值也没有,而成了一种“累赘”而已。

比方说,在兵荒马乱大难临头的日子里,就算你身边拥有一件国宝级的千年古董,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如此的“累赘”,可能一失手就成了碎片,一下子什么都完了。如此,反而让自己心疼了好一阵,甚至久而久之酿成了心病,值得吗?

所以,若一个人手里有了随时可以使用的钱,就要懂得随时去使用它,不要一直把之守得紧紧的,最后再多的钱财也无非变成一大堆没用的“东西”罢了。

在 E=mC² 这道质能方程式中,所谓的质量,实际上可以把之当成“阻力”去理解。由此,你就可以悟解到,人要从钱财里面被释放出来,就有点像现在有些国家想制造原子弹一样,还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事呢。

难怪,一个手里握着大把银子的财主,却可以成为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守财奴”。由此人就得明白圣经明言,财主想要进天国,比绳子穿过针的眼还难,并非空穴来风。所以,像钱这样的“东西”的确很好用,但有时也可能成为要命的“累赘”。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所以好用,就是叫人明白凡事不要绝对化,学习从相对的角度去看问题,对人对己都有说不尽的好处。

(三)

在 E=mC² 这道方程式中,第三个要素是C所代表的光速。颇有意思的是,当量子力学问世之后,科学界才有了波粒二象性之论。也就是说,光可以看作是一束一束的波,也可以看作是一颗一颗的粒子。

而汉字的“光”字,它的部首出自“儿”,而“儿”上面那部分包含了一个“小”字,这不就是在暗示我们:光的实质是“小儿”­­­——相当于微不足道的量子、粒子吗?而光跑起来是成“束”的,也就是被“捆绑”住的意思。现在的科学术语——成束的“光纤”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想不到,汉字居然未卜先知地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把光与现代物理学所发现的“波粒二象性”连在一起了。

那么,人们该怎么样才能把钱财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质量,变成有用的正能量呢?

那就不能不与“光速”相提并论了。光速可达每秒跑30万公里之快,当人想把有用的钱财派上用场的时候,势必离不开将独特明亮的眼光、敏锐领悟力与快速行动的意志力结合在一起。

如此这般所爆发出来的能力,可想而知,必定震天动地。想一想,原子弹不就是受到爱因斯坦发现的启示,依据质能转换公式造出来的吗?

如果在心灵的层面,人也能像原子弹爆炸一样,让自己的三观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可想而知将会带来何等的巨变。

一个人若释放出自己手中的钱财,把之用在恰到好处的地方,那么它将会为这个人的生命带来多大的变化啊。而且,也会为周围、社会、世界带来多大的冲击和影响。

从上面运用汉字解读质能转换公式的实例,你是否仍然以为,在科学和人文之间,还存在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吗?

分类: 普及类贴文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自媒体的公众号、论坛或博客的采编注意了:本篇的文字和图片可自行取用,不必与我们联络,但在采用时请务必在文末注明出处(动网370)并给出指向本文的可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