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是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学的是哲学,早在大陆的时候,中午已经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颇有研究。所以对他来说,接受和认识西方文化,特别是圣经中所讲的东西并不难。在学校里,由教授和学生而组成的圣经学习班中,也常常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在学习班中,他认识了一位名叫西子的教授,他的学问和人品都没话说,但西子所做的事,却有些让中午觉得难于理解。

西子教授虽然在学校里面教哲学,却对手相术深感兴趣,在他家里的书架上,一边摆的是有关圣经研究的书,另一边摆的是有关星座和手相的书。他从来也不忌讳让外人见书如见人,看到自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两面派”。

中午心中不禁感到一阵迷惑:星座和手相,不就是中国人眼中的算命八卦吗?这些东西不是属于江湖术士混饭吃的旁门左道吗?而且,圣经上曾明言人不应该去碰占卜、观象这一类的东西,作为一个对圣经那么娴熟的基督徒,西子教授怎么会明知故犯地不以为然呢?

中午和西子越来越熟了,最喜欢的是到他家做客闲聊。有一次,他开口问西子说:西教授……

中午的话刚出口,就被挡了回来:停停,我不是多次跟你说过了吗?在家里不必叫我教授,就直叫我的名,或西弟兄也可以,我喜欢这称呼,在圣经上没有比弟兄更好的称呼了。

中午愣了一下:啊,我改,我改,以后要特别注意。但是西教授,啊,不,西弟兄,为什么你这么在乎这些不同的称呼呢?

西子说:这是因为左手和右手不同嘛。

中午:什么,左手和右手?

西子:啊,对不起,随口说了一句还没有跟你解释过的话。是这样的,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喜欢研究星座和手相这些东西吗?

中午:咳,我刚才正想开口问你这个问题呢!它一直在我的头脑里盘旋着解不开。圣经上不是说,上帝不喜欢人去碰这些东西吗?

西子:确实如此,对于许多一知半解的人来说,上帝不容许他们去碰这些东西,是为着保护这些人,不要他们掉到陷阱里出不来,免得最后被地狱之火给吞灭了。要深刻地认识圣经,必须弄明白其字面的意思及内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而且,上帝也没有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白圣经的内在含义。

中午:啊,我明白了。这就像上帝只指定大祭司可佩挂一块指点迷津的决断胸牌,有什么答案由大祭司跟大伙讲就好了,讲话的和听话的不是同一批人。

西子笑了笑:你抓得还挺块的,一点就明。

中午:照你这么说,看星座和手相也是上帝所容许的啰?

西子:可以这么理解。你想想,当耶稣降生的时候,如果几位东方博士看不见祂的星,后来他们还能找到祂吗?

而且,圣经上还明言,上帝是把祂的印记就直接印在人的手上,让人知道祂的旨意。

中午:圣经上有这样的经文?

西子:有,只是人们现在看的是圣经的翻译本,看不出圣经原文的意思而已。

中午更好奇了,打破沙锅问到底:在哪?原文是怎么说的?

西子:在圣经的《约伯记》第37章7节,记载了这样一句话:“祂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万人,都晓得祂的作为。”这句话中的“封住”,在原文中是动词“盖印”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含义是:上帝在各人的手中都盖上了印,叫所造的每一个人都晓得祂要你做什么。

中午:你的意思是说,其实人的手及掌中的纹路,就是上帝所盖的“印”,为的是让人明白,你来到这个世界报到之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意义地渡过此一生?

西子:正是如此。当然,如果人熟视无睹,不认识上帝盖在手上的印是什么意思,那就像印被“封住”一样,自然无法摸到上帝的旨意到底是什么。所以,才需要懂得解读印记的专业人士,为你指点迷津。这就是手相家在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了。

中午:我好像越来越听出一些门道了。那么,你一开始就讲到的左手和右手,是不是也与这节经文有关呢?

西子:是的。而且,圣经上不少被翻译为“手”的字,其实与“灵”是同一个字。也就是说,不少基督徒喜欢谈到圣灵的启示和带领,实际上可以从人双手的印记中看出来。虽然这节经文没有直接提到左手和右手的字眼,但弄清左手和右手的差别,不但是手相学的核心精华,而且可以说是了解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所在。

“啊,左手和右手的学问,竟然这么厉害?”中午听了,不由得跳了起来。

西子继续说下去:人的手既然是上帝盖印的地方,其中必然隐藏着许多的奥秘。手相学之所以十分重视左、右两手,既必须合在一起看,又必须分开看,就是基于这一点:不管是男是女,其左手代表先天,而右手代表后天。

在人的左手上,记载着一个人的先天基因的资料,它可能与自己的父母,甚至于更往前的祖辈有关。人的右手是管后天的,尽管看起来左右两手似乎大同小异,有不少类似之处。但是,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差别可大了。

中午摸了摸头,似乎还无法想通西子所说的话:它们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Categories: 普及类贴文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vatar placeholder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自媒体的公众号、论坛或博客的采编注意了:本篇的文字和图片可自行取用,不必与我们联络,但在采用时请务必在文末注明出处(动网370)并给出指向本文的可点击链接。